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1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44.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731.6亿元,增长5.6%。
在省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速(比率)居全省前八位的16项、前五位的9项、前三位的5项、第一位的2项。与全省相比,15项指标增速(比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制造业投资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高于全省22.3个百分点,邮政业务量高于全省12.9个百分点,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向好,三产贡献突出。上半年,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2:34.3:56.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3个、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第一产业快3.3个、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4.7%,分别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48.8个、15.3个百分点。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3亿元,增长7.3%。夏粮总产量325.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夏粮播种面积665.5万亩,增长0.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7%,瓜果产量增长3.1%。猪牛羊禽肉产量22.5万吨,增长6.5%。
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居全省第9位。全市31个行业大类中1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51.6%。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139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数比重为16.2%,增加值占比为79.6%,亿元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3.8%,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0.4个百分点,是全市规模工业稳增长的“压舱石”。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其中,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5.8%、5.7%、5.2%,合计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邮政业务量增长38.3%,稳居全省第2位;邮政业增加值增长32.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快递业务量完成5.3亿件,增长40.7%,总量、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1位。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8.8%、居全省第1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6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66万美元、增长8.8%,增速居全省第5位。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3.3%,超序时进度33.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97元,同比增长5.5%,增速与全省持平、居全省第9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八大类别五涨三跌。(记者 张珍 通讯员 陶玉杰 实习生 李名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6019323号-3
主办单位: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方式:0558-5555258
网站标识码:3416000039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