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要工作任务 |
完成情况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 |
2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45.5%。 |
预计我市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5%左右,全年数据预计3月底公布。 |
3 |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 |
1.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2.定期开展排查,每月5日前,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梳理摸排反馈上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情况。截至目前,未发现存在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相关情况和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规定和典型案例。 |
4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
2024年全市固定投资投资增长7.3%。 |
5 |
实施“项目谋划建设攻坚年”行动,抢抓政策窗口期,聚焦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市政设施和管网更新、民生、涉农和乡村振兴、水利和供排水、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和黑臭水体治理、应急消防、信息化等十大领域,常态化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工作,谋划项目不少于500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增长20%。 |
经过“三上三下”,围绕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市政设施和管网更新、民生、涉农和乡村振兴、水利和供排水、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和黑臭水体治理、应急消防、信息化等领域,谋划重点项目1090个,争取中央资金22.2亿元(含争取国债资金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 |
6 |
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年总评”机制,落实投资“赛马”激励政策。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不少于700个、完成年度投资不少于800亿元,新纳统项目600个以上,竣工项目100个以上。 |
出台“管行业管投资”考核办法和投资“赛马”激励机制,开展季度投资“赛马”。截至12月底,谋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21个、完成年度投资837.7亿元,新纳统项目466个,竣工项目117个。 |
7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 |
202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 |
8 |
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谯城区发展超硬材料,扶持生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材料,壮大新型建材、新型纤维、新型食品药品包辅材料,支持海螺新材料、宝旗赫、鳄鱼尼卡等企业壮大,实现产值170亿元。 |
2024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43.2亿元,同比增长12%。 |
9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点优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发展乘用车、专用车、改装车、商用车生产,支持蒙城江淮、亳芜奇瑞、联滔电子、酷哇科技、传旗重科等企业发展,实现产值150亿元。 |
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87.2亿元。 |
10 |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市儿童医院,建成市肿瘤医院,加快建设市中医院二期、第三十五中学、第三十七中学和涡阳县职教园区、蒙城县二院新区、利辛县婴幼儿托育中心项目,新建公用充电桩150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550个。 |
2024年,全市新增充电桩23367个,其中,公用桩1768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11 |
建成投运古井集团酿酒生产智能化改造、利辛县板集电厂二期、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涡阳县安宜美食品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500千伏谯城、220千伏祝集等输变电工程。 |
古井集团酿酒生产智能化改造、涡阳县安宜美食品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500千伏谯城、220千伏祝集等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板集电厂二期项目预计12月底投产,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厂房已建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
12 |
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申建国家中药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亳州联动创新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办好药博会,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争取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落户亳州。 |
谋划了亳州市中药材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并组织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
13 |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0.3%,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14 |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装备制造和风机、先进光伏、新能源电池、充换电装备制造,支持阳光电源、四维新能源、繁枫科技等企业发展,谋划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值60亿元。 |
积极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
15 |
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和新污染物治理试点,有效管控“一住两公”等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和有毒有害垃圾回收。 |
加快利辛县、涡阳县大宗固废基地建设,推动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全年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 |
16 |
实施碳达峰行动,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实施重点领域节能节电专项行动,开展“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3家以上。 |
1.印发《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我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分工。
2.印发亳州市节水节电倡议书,号召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务、公共机构等领域及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节约用电,减少用能,减缓居民生活用能刚性增长。
3.印发《亳州市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聚焦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明确节能目标、重点任务、责任主体;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制定《亳州市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督导方案》,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市节能办对各行业督导情况进行通报,并会同市效能办对督导及整改情况进行不定期暗访。
4.加快开展新一轮“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对蒙城强英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一企一策”节能减煤降碳诊断,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17 |
强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序开发风、光、地热等资源,加快市人民医院等地热能项目改造,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60万千瓦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稳定在95%以上。 |
1.统筹我市风、光、储、地热等资源,编制《亳州市新能源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3-2035年)》,前瞻性布局新能源项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2.市人民医院地热改造项目已建成投运。
3.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80万千瓦以上. |
18 |
建设节能型机关和节能型社会。 |
1.印发亳州市节水节电倡议书,号召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务、公共机构等领域及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节约用电,减少用能,减缓居民生活用能刚性增长。
2.印发《亳州市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聚焦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明确节能目标、重点任务、责任主体;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制定《亳州市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督导方案》,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市节能办对各行业督导情况进行通报,并会同市效能办对督导及整改情况进行不定期暗访。 |
19 |
强化赛马比拼,力争2个开发区进入全省综合考评30强。 |
蒙城经济开发区入围2023年度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拟通报对象名单。 |
20 |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公司”试点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 |
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做好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 |
21 |
壮大县域经济,支持蒙城县、涡阳县冲刺全省县域10强,利辛县冲刺全省县域20强。 |
利辛县轻纺服饰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入围安徽省2023年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得分靠前名单。 |
22 |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业态,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60亿元。 |
2024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2.7亿元,增长4.7%。 |
23 |
做大韵达一级分拨中心经营规模,加快亳州邮政分拣处理中心、蒙城县电商数字智慧园、利辛县智慧电商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
韵达(亳州)快递一级分拨中心运行良好,目前直发全国53条线路,省会城市直发线路全覆盖;亳州邮政分拣处理中心、蒙城县电商数字智慧园、利辛县智慧电商物流园正在建设,亳州城建电商快递产业园获批省级物流园区。 |
24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壮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建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3家以上,力争产值40亿元。 |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11月,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8.59亿元、同比增长19.1%。截至12月中旬,我市累计通过省“双招双引”平台上报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数量100个、全省排名第二,总投资金额240.9亿元、全省排名第四。 |
25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1-12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累比上涨0.8%。 |
26 |
坚决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一体推进稳面积、增单产、减损耗,全面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重点工程,粮食种植面积13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620万亩,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6万亩。 |
积极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点任务落实。 |
27 |
完善基础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亳蒙高速二期、徐淮阜高速亳州段,开工建设亳郸高速项目,推进涡利高速前期工作,谋划蒙城至淮南高速公路项目,实施G311等9个国省干线项目。建设阜蒙淮城际铁路亳州段,做好三洋铁路亳州段、亳蒙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涡河航道一体化项目建设。 |
1.加快阜蒙淮城际铁路亳州段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8.3亿元;交地和红线内房屋拆迁已全部完成;桥梁工程已完成99.9%以上。
2.积极推进亳蒙铁路前期工作。2024年3月,我市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争取列入国家有关规划建议;8月,我市委托第三方设计单位开展亳蒙铁路方案研究工作,为争取纳入国家有关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3.三洋铁路亳州段。及时加强跟踪对接,目前,项目业主三永铁路发展有限公司仍未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暂无法启动亳州段前期工作。 |
28 |
参加全省开工动员3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0个,力争省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率等指标保持全省靠前位次。 |
参加全省开工动员3亿元以上项目139个。1-12月份,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12.5%,新开工项目65个,开工率98.5%、居全省第3位,竣工率200%、居全省靠前位次。 |
29 |
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招引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总投资600亿元,建成上海市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项目,引进高品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 |
1.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已封顶,内部装修工程正在施工,招引项目入驻工作同步进行中。
2.全市中小学与74所沪苏浙地区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长三角城市名师名校长专题授课,培训学员1500人次,江苏致远教育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蒙城致远高新学校。成立长三角一体化亳州—奉贤双城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建的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主体工程完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入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
3.与50家沪苏浙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合作,医保基金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合作共建的亳州市儿童医院成功申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4.累计实现206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52个服务应用长三角“一网通办”和推进41类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实施“同城待遇”活动,实现全国70岁以上老年人来亳持卡免费乘公交“同城待遇”。率先推行以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为就诊卡就医模式,实现社保卡就医线上线下“一卡通”。 |
30 |
聚焦助企发展,推深做实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办证、预验即试产等改革举措,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建设。 |
配合市住建局继续深化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积极配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了市发改委审批事项结果数字化。 |
31 |
继续实施50项民生实事。 |
1.印发《亳州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2024年50项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把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分类资助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保等纳入我市50项民生实事。
2.加强调度,推进50项民生实事加快落地。截至12月底,50项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年度任务。 |